硬金樽好日子多少钱(80后小伙独居深山古庙10年)
怎么去形容一个幽深清净的禅院呢?
唐代诗人常建说: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”大概是人们心中最完美的佛门清净之地了,若是看够了大城市里的车水马龙,突然有一天来到山林深处,寻到这一方净土,大概会消散身上的一切疲惫吧。
但如果长时间居住,我们还是会觉得孤寂和落寞,我们舍不掉金樽清酒,舍不掉七情六欲,舍不掉金钱名利,这人间百态我们还没有看够,怎么会甘愿皈依佛门?
但在安徽大别山山区,有一庙一人,庙并不精致但是足够容下一人,人并不富裕,但一直守着这座庙,这一守,就是10年之久,如今他还在那里,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。
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这个80年后小伙为何要独守在这样一座山间古庙中?
药公庙和王先凯
庙叫做药公庙,人叫做王先凯。
这一庙一人的缘分,还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,久到从药公庙的建立说起,关于药公庙的建立,有很多种版本。
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个说法是:很久以前的一段时间,村中瘟疫横行,许多人因此丧命,大夫们不敢进村救治,生怕染上瘟疫,恰逢一位云游四海的医者路过此地。
他不畏生死,用高明的医术驱走了瘟疫,村民们对他十分感激,热情的款待他,他被这里纯朴的民风所感动,从此不再四处流浪,在这里安家,他不慕名利金钱,总是上山采药免费给病人看诊。
而村民们对此更是感激不尽,总会向他家中送些瓜果蔬菜,但好景不长,医者在上山药的时候不小心跌落山崖,就此丧命。
村民们心中十分悲痛,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医者,他们筹资在山上建了一座药王庙,将山上一座酷似人形的石像放在了庙里。
此后,每天都会有村民上山祭拜,续上香火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这个村子祖祖辈辈的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,但是药公庙却很少有人去打扫和祭拜了,本就是一座筹资建立起来的庙宇,更没有人义务去管理了,直到遇到了王先凯。
王先凯从2011年住进这座庙里,当着这座庙中的主持,他也曾有过传说中医者类似的经历。
那年秋季的一天,王先凯上山砍柴,说来也奇怪,本来随随便便的砍些柴火回去就够了,可他偏偏向山顶走去,在曲折蜿蜒上的小路上,突然看到路边有一根树棍。
他鬼使神差的走了过去,打算拾起装进背篓,可是刚到旁边,竟然脚下一滑,竟摔了下去,一瞬间他心如死灰,双眼一闭,想着必死无疑。
可幸运的是,他摔下去的地方灌木丛生,并没有被摔成肉酱,只是灌木划过,在他的胳膊上留下一条长长的伤口,血流不止。
当他睁开眼,发现自己还活着,但距离他旁边一扎多的地方,竟有一根枯死的断木赫然矗立在那儿,他心中想着:“还好有惊无险,定是老天保佑,等有时间了一定去庙里上柱香。”
本就心中有佛的他,从那以后更加相信佛。
数年之后之后,他真的就与庙结缘,做起了守庙人,青灯常伴,檀香常驻。
但其实,王先凯并不是一个孤儿,他还有一位老父亲,那他到底经历了什么,愿意守住清规戒律,不顾父亲的阻挠,甘愿在一座小庙里度过余生呢?
可怜的生活
1985年出生的王先凯,现在已经36岁了。
他自小就是一个可怜的孩子,刚出生时他也是个有父母疼爱的幸福小孩,是别人眼中羡慕的对象,父疼母爱,家境虽然贫困,但是在爱的滋润下,日子也过的幸福。
但是上天并没有好好对待这个可爱的小孩,在他蹒跚学步、咿呀学语时,死神就毫不客气地带走了他的母亲,母亲的突然离世,让这个家庭也变得支离破碎。
一个是只幼年丧母的孩童,一个是中年丧妻的丈夫,没有了女人的家庭,充满了哭闹和争吵,身为父亲却一点也不知道该如何照顾小孩,生活的压力折磨着他。
孩子的笑并没有缓解他的痛苦,孩子的哭反而让他觉得,小孩子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拖油瓶,他把自己困在没有了爱的生活里,别人进不去,他也出不来。
思前想后,父亲将小孩过继给他的亲弟弟,王先凯的小叔叔,叔叔是个体弱多病的男子,至今还未娶亲,生活也是困顿不堪。
但是小叔叔与父亲的不同之处在于,小叔叔喜欢孩子。他喜欢孩子的哭哭笑笑,这样,才有了爱的温暖,家的气息。
王先凯的到来让小叔叔享受到了天伦之乐,无疑给了他精神上莫大的安慰,可是对于生活艰苦的他来说,他给不了王先凯更好的生活。
这让他心中愧疚不已,他就更加宠爱王先凯,但是经历过母亲离世,父亲将他送人的悲哀后,他幼小的心灵早就千疮百孔,小小的他学会了察言观色,但是也造就了他敏感、内向的性格。
即便小叔叔对他疼爱有加,但是生活上的艰难是改变不了的,他懂得感恩,小叔叔的爱是他在黑暗中蜷缩得一丝光亮,他感激小叔叔,他想回报这个给他的生命中带来光亮的人。
在读完小学后的王先凯,决定外出打工,一方面不再让小叔叔的生活更加的拮据,一方面他想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来回报这份恩情。
但是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,成绩也算不上好,加上幼年的创伤,他的性格并不开朗,甚至都没有与人交谈的勇气,这样的他,在社会中能做些什么呢?
社会更不会像小叔叔那样,给他温暖和帮助,社会的生活太过现实,没有经验的王先凯在社会上四处碰壁,早就尝遍了这世间的人情冷暖。
可即便生活再艰难,他也咬咬牙将满腹委屈打碎咽进肚子,他没办法向谁抱怨,和他有着血亲的两个人,一个自小便不再管他,若是诉苦也只会平添烦恼;一个是对他宠爱有加,若是知道他的处境定会心疼不已。
可笑的是,自己的亲生父亲,竟不如自己的小叔叔关心自己,真是可悲可笑。
王先凯心中早就没什么执念了,看淡了凡尘往事,他想过皈依佛门,可是他放不下自己的小叔叔,那个给黑暗中的他带来光的男人,虽然微弱不堪,但那就够了。
可是上天无情,还是将他最后一丝慰藉也带走了,2008年,那个对他宠爱的小叔永远地离开了自己,在外打工的他着急忙慌的赶回家,可还是没见到小叔叔最后一面。
进入厅堂,映入眼帘的只有那一张摆放在案几上的黑白相片,他痛哭流涕,多年的委屈和又一次被抛弃的感情,全部顺着眼泪宣泄了出来。
在人间的最后一丝牵挂也变成了云烟飞走,他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,他想过自杀了却一生,可是面对死亡他又退却了。
当那次砍柴跌落山崖时,他第一次感觉与死亡那么近,也是那一次,他觉得上天指引他要好好活着,既然死不能死,但天生我材必有用,他终究会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,况且,他来人间一趟,还是见过光的。
终成守庙人
自从小叔叔走后,王先凯便不再外出打工,他的心中了无牵挂,便去了佛门净地,当他踏入庙宇,只见淡淡檀香萦绕,缕缕青烟升起,于是王先凯的心中,多了一份皈依佛门的期望。
他在寺庙里做义工,听着沉沉的钟声,他的心从来没有这么安静过,那一刻,他忘记了亲情,忘记了痛苦,忘记了那些冰冷的回忆,他的心,跟着钟声重新活过来了。
村子里的人们见过这个男孩的坎坎坷坷,也懂得他为什么能够沉浸在寺庙之中。
冥冥之中,药公庙成了王先凯的归宿。
原来,每个庙都会有理事会,但是由于药公庙地处偏远,并没有僧人义工前去打扫,在村里人的介绍下,王先凯知道了这样一个庙的存在。
他迫不及待地前去查看,好巧不巧的是,药公庙所处的山正好是他砍柴差点送命的地方,他踏进去的那一刻,他就明白了,这里将是他的归宿,他要守着这座药王庙。
当即,他一人收拾好衣物,带上小叔叔的照片,毅然决然地踏进了这座深山中的一方净土,没有曲径通幽,也没有禅房花木,唯有吃住的地方。
这样简陋的地方,成了他最温暖、最安心的地方。
在这里的每一天,都是安静平凡的好日子,他每天早早的起床,上香、礼佛、做饭、打坐,日复一日的重复着。
他享受一个人的时光,可是他的父亲这时却怒气冲冲地找到了他,他不明白,怎么好好的儿子成了守庙人还甘之如饴,他训王先凯:“你就是个生活的懦夫,这点苦都受不了,当初怎么生下你这样一个窝囊废。”
王先凯心中刺痛,但一闪而过,他的那颗世俗之心早就随着剃度时落下的头发而去了,现在的他,已经皈依佛门,前尘往事皆为云烟。
他平静地回答:“施主,庙宇之中,若不是上香礼佛,还请离开。”
他的亲生父亲,怒气冲冲的来,怒气冲冲的去,可在王先凯的眼中,只是一个香客。
此后,王先凯的收入来源就是香客们的募捐,除了在重大节日的时候,一个月会有一两千元的香火钱,其余的时候大多只有几百块,最艰苦的时候,一个月仅有40元。
很难想象,他是怎么靠着这40块钱度过一个月的,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,40元钱甚至连一件衣服都买不起。
药公庙四面开阔,他自己开辟出一块田地,种上了青菜,他靠着这些青菜和香火钱度日,有时候还会上山摘些野果,清贫的日子他并不觉得艰苦,反而是前所未有的宁静。
因为药公庙在半山腰上,经常会有野兽出没,夜半三更的时候还能听到吼叫,大概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吧,多年来不曾伤害王先凯一丝一毫,亦或许是庙宇之下,庇护了王先凯。
在日常生活中,王先凯每日里都会擦拭庙里的设施,即使一天下来无人问津,他也乐此不疲,有香客来的时候,他就帮忙上香,若是清闲时候,他就挥着锄头在地里劳作。
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突然想到陶渊明的那句诗: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”在王先凯看来,这样的生活悠闲而充实。
当然,每个月里,王先凯总是会下山采购,一位穿着简朴的年轻男子骑着一辆白色的摩托车,在崎岖的山路上“蹦蹦跳跳”,十分的惬意舒心。
在闲来无事的时候,他总会站在山头远眺,他看过朝阳东升西落,也见过月明星稀,但最能让他安心的,还是庙宇间的淡淡檀香,缕缕青烟。
王先凯十年如一日的在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,没有大鱼大肉,只有清粥小菜,没有锦衣绸缎,只有朴素一衫,这一守,就是7年之久。
人们都向往恬静舒适的生活,却也舍不得灯红酒绿的生活,有人去寺庙居住,但大多都是为了缓解社会带给我们的压力,几天之后,我们又不得不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。
王先凯却能坚守那座破旧的小庙,日复一日的上香礼佛,在艰苦贫困的日子里,总是能够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平静。
是啊,他的前半生过的坎坷,早就尝过了悲欢离合、人情冷暖,在小叔叔去世的那一天,他就已经了无牵挂了,看破红尘,坚守清规戒律,遁入佛门。
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坚守,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,找到最打动人心的生活方式,或安逸平静,或艰难困苦,都是自己的生活。
有人问佛:“快乐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?”
佛曰:“不可说。”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本文来自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作者:张俊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