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流为何也会引起“白肺”?
一、感染流感与新冠病毒有何区别?
流感病毒包括甲型、乙型、丙型、丁型,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流和乙流病毒,其中甲流易引起大流行。在北方地区,每年冬春季(11月至次年3月)是流感的高发季;南方地区有冬春季和夏季两个流行高峰。
甲流的传染源主要是甲流患者,其次是隐性感染者,患者自发病后5天内均可从鼻涕、口水、痰液等分泌物中排出病毒,传染期约1周,发病初期2-3天传染性最强。从传播途径来看,甲流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,其次是通过病毒污染的饮食器皿、毛巾等间接传播,密切接触以及在空气不流通环境内接触气溶胶也是传播途径之一。
二、甲流会不会引起“白肺”
与新冠病毒感染一样,甲流也会引起重症肺炎(俗称“白肺”),多见于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和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。
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流感每年在全球可导致300万至500万例重症病例和29万至65万例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病例。与新冠病毒感染的机制不同,流感病毒HA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是感染发生的关键一步,但二者通过不同途径感染后,最终均会导致机体发生炎症反应,严重时出现重症肺炎,即“白肺”。
三、3种方式可有效预防感染
1、疫苗预防
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,同时可显著降低感染流感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。所以,医生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、6月龄至5岁儿童、孕妇、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、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,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。
2、药物预防
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,建议对有重症感染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,最好不要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,可使用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。除抗病毒药物之外,部分患者出现发热、咽痛、鼻塞、流涕等症状,如果影响到工作、生活,可以口服一些药物缓解症状,如口服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退热;口服溴己新或氨溴索、愈创甘油醚等止咳化痰;口服一些复方制剂缓解症状,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3、日常预防
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,如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、勤洗手、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、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等。同时,室内注意开窗通风,每次至少30分钟,每日2-3次。由于近期多地发生学生感染甲流事件,所以学校更应重视师生的日常防护。
以上就是为大家总结的几点有关“白肺”的几点介绍,大家在换季时节,也不妨多做好以上几点预防措施,以免甲流影响人们正常生活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本文来自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作者:何熙华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