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鹤楼为了谁多少钱(周恩来勘查长江要坐空中索道被拒)
前言
1954年,周恩来到武汉与专家们研究确定长江大桥的桥基问题。期间,他在江边偶然看到悬在空中的索道,便提出想要乘坐索道。
但省领导出于安全考虑,没有同意。
虽然周恩来又争取了几次,最终还是没能如愿。这件事情也成为了周恩来的一大遗憾,一直到晚年病重,都还念叨着这件事情。
那么,周恩来为何对那个空中索道念念不忘呢?
毛主席亲自实地勘探桥址
长江是连接我国东西部航运的黄金水道,也是阻隔南北交通的天堑。在长江大桥建成以前,所有南上北下的物资、人流,都要经过船舶运转。铁路货车车厢想要过江,需要耗费5个小时左右,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。
一旦遇上大风大雾的天气,轮船、木船还会被迫停航。
因此,中国人,尤其是武汉人民,迫切想要建造武汉长江大桥。
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,就有人分别于1913年、1929年、1935年以及1946年,先后四次勘测、选址、设计,想要修建长江大桥。
但最终都因为经济、战乱等原因,被迫搁置。基于这样曲折的经历,当时还传唱过一个民谣:“黄河水,长江桥,治不好,修不了。”
因此,新中国成立后,武汉长江大桥被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中。对于这项工程,毛主席、周恩来以及党中央都非常重视。
建造长江大桥的议案通过几个月之后,中央又指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,对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进行筹备,并成立“武汉长江大桥测量钻探队”。
1951年政务院会议上,周恩来看到武汉长江大桥的总设计师兼专家组组长茅以升后,远远地就向对方伸出了手。
走到茅以升身边后,周恩来高兴地说道:“茅以升,你好!早就盼望着你来啊!”
说着,周恩来紧紧地握住了茅以升的手,用力地摇了摇。茅以升非常激动。
周恩来继续说道:“现在我们要筹建武汉长江大桥,讨论建桥的各项方案,你有修建钱塘江大桥的经验,请你多多出力啊!”
周恩来的话,让茅以升的心里,瞬间涌起一阵暖流。他激动地说道:“总理您放心,您放心!”
随后,周恩来与茅以升并肩走向会场。
路上,周恩来语重心长地对茅以升说:“新中国成立后,我们修建第一座长江大桥,任务艰巨,意义重大,现在,全世界都看着我们呢……”
茅以升重重的点点头,将周恩来的嘱托,牢牢记在心里。
1953年农历大年初三的晚上,毛主席专门到武汉进行视察,想要亲自勘探武汉长江大桥的选址。
那一天晚上,大雪纷飞,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,中南局副书记李雪峰等人,焦急地等待着毛主席的专列。
终于,晚上11点45分,毛主席的专列抵达车站。李先念等人赶紧快步走上去迎接毛主席,以及陪同毛主席前来的杨尚昆、罗瑞卿等人。
当天晚上,毛主席住在汉口惠济饭店,分别听取中南局以及湖北省委的工作汇报。
18日,毛主席等人在武昌观看了东湖后,又乘车来到湖北省委所在地武昌阅马场红楼。
期间,李先念陪同毛主席走进省委二楼会议室。站在临街窗口眺望一会儿街景后,毛主席突然问道:“上蛇山怎么走?”
工作人员回答道:“这栋楼后面有条小路,可以上蛇山。”
“好,我们这就上蛇山看看!”
毛主席之所以如此着急想要去蛇山,是因为,此前在中央的指示下,铁道部成立了大桥专家组,并派遣大批技术人员,前往武汉进行勘探、钻探,进行初步设计。
在多次实地勘探的结果上,结合新中国成立前,4次建桥规划留下的资料,茅以升带领大家作了8个选址方案,对武汉长江大桥的选址以及规模等问题,进行了3次大谈论。
最终,大家决定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址,采用龟山、蛇山线方案。
毛主席急于上蛇山,就是为了实地勘探专家们选定的桥址。
于是,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,毛主席一行人沿着盘山小道,登上了蛇山。
由于毛主席是从东头上来的,上山之后便提出想要到西头去看看。对此,罗瑞卿为难地说道:“主席,那边人太多了,怕不安全……”
毛主席笑着劝说罗瑞卿:“人多怕啥,坏人是少数的,我们应该相信群众……”
就这样,罗瑞卿等人跟着毛主席来到了蛇山的西头。
在山上,相关技术人员向毛主席汇报了桥址选在蛇山、龟山的原因:
首先,这两座山之间两岸距离最短,可缩短桥的长度。
其次,蛇山与龟山作为天然桥头堡基础,扎实可靠。而且,还比在平地上建造大桥要节省造价与工期。
第三,蛇山与龟山之间的长江底,基本都是坚固的岩石,便于固定石墩。
第四,可利用两岸的山势增加桥的净空高度,方便大吨位的船只通过。
听完技术人员的详细解释,毛主席高兴的直点头,对专家们选定的方案表示赞许。
行走途中,毛主席遇上了一位卖豆腐的老人,便停下来亲切询问对方是做什么生意的。
老人回答:“我是炸豆腐的。”
接着,毛主席又问老人:“卖炸豆腐能挣多少钱?”
聊了一会儿之后,随行人员便请毛主席继续赶路。离开前,有人问老人:“你知道跟你聊天的是谁吗?”
老人回答道:“不知道,但肯定是个大官!”众人哈哈大笑。
没多久,毛主席一行人又遇上了两个小学生。其中一个小学生认出了毛主席,激动地大声喊道:“毛主席来了!”
这一喊,立即吸引了周边的游人,大家马上围了过来,热情地簇拥着毛主席。
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,罗瑞卿等人,立即手拉手,将毛主席包围在一个圆圈中,护送毛主席来到山下。
拥挤中,大家都出了一身的汗,内心更是担忧不已,生怕毛主席出现什么闪失。
下山之后,想起热情的群众,毛主席感叹道:“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!”
周恩来提出乘坐空中缆车被拒绝
桥址定下来后,武汉长江大桥的规划建设加快了步伐。
1953年4月初,经过周恩来的批示 ,铁道部正式成立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,并让彭敏担任局长,由武汉市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兼任政治委员。
由于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工程,为慎重起见,彭敏率领中国铁道部的代表团,带着所有设计图纸以及技术资料,前往苏联请求苏联专家帮助进行技术鉴定。
经过两个多月的讨论鉴定,苏联专家对中国的方案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与完善。随后,中方又邀请苏联28位桥梁专家,来到武汉进行技术指导。
1954年初,政务院通过了《关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决议》同时,人民日报发表社论,号召全国人民万众一心,支援长江大桥的建设。
这一年的11月末,周恩来也来到武汉,与省领导以及相关的水利、桥梁专家们,一起研究确定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基问题。
在武汉期间,周恩来曾多次渡江。这些经历,让他深切体会到了人民平时渡江的不易。
当时,不管是行人还是车辆,想要过江,都要排队,乘坐轮船过江。如果是火车,则要将其拆成几段,用轮船运到江对岸,然后再重新组合起来运行。非常麻烦。
因此,每次过江,大家都要排好几个小时的队。这种情况,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,以及人民的生产与生活,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。
一次过江之后,周恩来对铁道部长吕正操说道:“这样过江太慢了,无法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,要尽快想办法解决啊!”
另外,周恩来对于过江时给自己的特殊照顾,深感不安。他对吕正操说:“今天为了我一个人,让那么多的人等了一个多小时,我心里不安那!”
吕正操安慰道:“你是总理,一人为大家,大家为一人嘛!这次我沾总理的光,也顺便看看铁路沿线的情况。你要我尽快解决这个问题,我要不来的话,就听不到你的指示了嘛……”
周恩来与省领导以及相关专家们,来到江边的山坡上进行实地勘察后,确定了长江大桥的最后定位问题。
随后,专家们又指着图纸,向周恩来等人介绍了两岸的情况等问题。
在大家讨论过程中,周恩来看着江面上繁忙的轮渡,突然用手指着下游长江水面上空,挂着的一个框子样的东西,问道:“那是什么东西?”
专家顺着周恩来手指的方向看去,回答道:“那是工人有急事时,临时用的空中索道,每次只能坐一个人。工人坐在框里,用一根钢丝绳来回拉,可以免去来回摆渡的麻烦……”
周恩来追问道:“这个能够保证工人的安全问题吗?”
“能保证的!”专家回答道。
周恩来突然换了种语气,他以商量的口吻问道:“今天就让我也坐一坐这个空中索道,体验一下工人们的工作情况,好吗?”
听到周恩来的这个请求,在场的省领导立马急了:“这是工人们工作专用的,你可不能坐啊!”
“不是说安全有保证吗?为什么工人同志能坐,我就不能坐呢?”周恩来追问道。
随后,周恩来继续说道:“你们这次不让我坐,以后我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吗?”
无论周恩来怎么说,大家始终不同意。因为,对他们来说,必须要保证周恩来的绝对安全。
但是,他们又找不到不让周恩来乘坐空中索道的充分理由。双方因此陷入僵持中。
就在大家绞尽脑汁想理由的时候,一位专家出面说道:“虽然这个空中索道安全有保证,但是,在运行过程中,有时会发生故障,需要工人及时排除。您坐上去后,如果在中途发生故障可怎么办呢?”
听到这里,周恩来终于不再要求乘坐空中索道了。
此次,周恩来坚持要求乘坐空中索道,背后其实有着让人泪目的原因。
因为,他想要亲自体验一下工人同志们工作的艰辛。
作为总理,他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俯瞰人民,而是设身处地的为大家着想,并深入基层了解情况,认真听取不同人的意见,搜集第一手资料,想方设法的为人民解决问题。
这样的例子,在周恩来的身上,数不胜数。
这一年的冬天,周恩来听说北京市的交通很拥挤,职工们上下班很不方便,他便决定亲自了解情况。
一天下午五点多,周恩来对秘书与卫士说道:“有群众反映公共汽车很拥挤,大家在下班的路上,要浪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。今天咱们就去了解一下情况。”
于是,周恩来他们来到北京图书馆的门前,上了一辆公共汽车。
由于当时车里人很多,已经没有空余的座位。周恩来便抓住吊环,站在车中间。
拥挤中,群众们都没有注意到周恩来。直到,周恩来对面的一个乘客大声喊道:“这不是周总理吗?”
这句话,让车厢瞬间沸腾了起来。大家都很热情,有人立马站起来要给周恩来让座,有人一直往中间挤,想要离周恩来近一点。还有人伸出手,想要与周恩来握手。
见此情形,周恩来的秘书与卫士都很紧张,连忙往周恩来身边靠拢。周恩来则亲切地向大家挥手,对大家说道:“请坐,别挤,别挤,不要动……”
对于乘客主动让出来的座位,周恩来也坚决不坐。有人好奇地问道:“总理,您那么忙,怎么也坐公共汽车啊?”
周恩来笑笑说道:“我来体验一下你们的生活嘛!”
从公共汽车上下来后,回到中南海的周恩来,将交通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全部找来开会。
会上,大家针对公共汽车拥挤的情况,进行了讨论,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。
除此以外,周恩来还下达指示:“国务院各部门以及有关单位,如果有条件,都要用大车接送职工上下班。”
最终,在周恩来的指示下,北京市公共汽车拥挤的问题,得到了缓解。
一生的遗憾
1955年2月,武汉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,对大桥美术设计方案进行评选。
评选结束后,25个方案全部被送到中南海怀仁堂展出。3月11日,周恩来亲自批示:选用第25号方案。
这个方案出自28岁的唐寰澄之手。
当时,受苏联建筑美学的影响,很多设计者都追求高耸、古典、大体量。但是,唐寰澄并不这样认为。
他觉得,这个设计方案应该是实用、经济、美观的。因为,当时新中国刚成立,一穷二白,对于我们来说,工程造价很重要。
因此,唐寰澄的设计中,没有使用繁复的结构。他认为,这也是这个方案能够得到周恩来认可的原因。
另外,在此期间,周恩来还亲自敲定使用一项全新的技术——管柱钻孔法。
管柱钻孔法是由苏联专家西林带来的新技术,属于世界首创。
这种方法,是先将每一个管柱定好位,然后再打桩钻孔取土。这样一来,可以将施工从水下转移到水上,不仅可以保障工人的安全,还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。
但是,这个技术,之前从没有任何人尝试过,包括苏联。
而另一种方法——沉箱法,已经有过无数次的成功经验,并且受到了世界桥梁界的广泛认可。
但是,使用这项技术,施工效率低,耗费时间多。
于是,在茅以升等人的支持下,彭敏决定对管柱钻孔法进行试验。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,管柱钻孔法终于在1955年2月取得成功。
铁道部长将此事汇报给周恩来后,周恩来拍板决定,采用管柱钻孔法进行建设。
准备工作完成后,武汉长江大桥工程,于1955年9月1日,正式开工建设。
这项工程,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援,无论是建桥所需要的钢材,还是信息资料,亦或是其他劳动。
最终,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,以及苏联专家的帮助下,武汉长江大桥用时一年多,通车运营。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零三个月,揭开了桥梁建筑史上崭新的一页。
大桥通车后,武汉市民非常激动,大约有5万市民,手拿鲜花,涌向桥头。
当时,武汉市只有100万人。这也就意味着,每20个武汉市民中,就有1人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典礼。
这其中,甚至包括眼睛看不见的盲人。为了感受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壮观,有盲人来到桥上,轻轻抚摸栏杆……
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,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,同时也对促进南北经济发展,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但是,在此期间,周恩来一直有个遗憾。那就是这么多年来,他都没能实现,坐上挂在长江上空的那个框子里,体验一下工人同志工作艰辛的愿望。
一直到晚年病重躺在病床上,周恩来还经常提起这件事。而这也成为他一生的遗憾。
这份遗憾中,包含的是周恩来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于牵挂……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本文来自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作者:丁同林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